年报 | 还在为写年报分析报告发愁?浙江和上海青浦的报告对你会有帮助!
| 招商动态 |2016-09-20
企业年报所反映的市场主体各项数据,是研究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宏观经济走势的“根信息”和“源头信息”,是最细粒度的经济细胞。自6月30日全国企业年报工作结束后,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2015年度企业年报工作深入展开分析,深度、动态反映当地经济运行情况,量化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为当地党委、政府预判未来经济走势、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前瞻性的数据支撑,为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本期小编准备了浙江省和上海市青浦区企业年报分析报告,供各位参阅。
浙江省企业年报分析报告
截至2016年6月30日,浙江省应报2015年度年报企业1411349户,已报1271290户,年报率为90.1%;应报个体工商户2999395户,已报2661804户,年报率为88.7%;应报农民专业合作社61716户,已报50778户,年报率为82.3%。企业年报率与上一年度基本相当,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均比上一年度有所提高。
由于各地工商部门积极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试点开展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以及在年报截止日之前主动将查无下落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等工作,全省工商部门的工作年报率为94.8%,比自然年报率高出4.7个百分点。
工作年报率是考核各地工商机关对年报工作努力程度的指标,自然年报率是考核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履行年报职责情况的指标。自然年报率是已年报数与应年报数的比值,计算工作年报率时,在自然年报率的分子侧加上6月30日前将查无下落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数。
全省未年报的140059户企业、337591户个体工商户、1093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按规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在数据库中显示经营异常状态。
湖州市因承担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正常年报试点工作,该市企业的自然年报率为84%,工作年报率为88.3%。
企业年报区域情况分析
全省各地区间的企业年报率总体持平,但地区间的年报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1.企业年报率与企业数量具有相关性
从各市的应报数比较看,应报户数最多的杭州市(35.4万)年报率89.6%,其次为宁波市(25.6万)年报率89.1%,第三为温州市(17.3万)年报率89.7%,应年报户数最多的地区年报率全部低于全省年报率。应报数在10万至15万的4个市为嘉兴市91.5%,绍兴市92.5%,金华市92%,台州市89.6%。应报数在5万以下的3个市为衢州市92.8%,舟山市89.7%,丽水市91.8%。应报数低于15万的7个市年报情况良好,仅两地低于全省年报率。
从各县级单位的应报数比较情况看,应报数最多的义乌市(5.06万)年报率88.2%,其次为杭州西湖分局辖区(4.91万)年报率87.3%,再者为杭州萧山分局辖区(4.88万)年报率91.57%,有两个县级单位低于全省年报率。全省应报数在1万户以下的64个县级单位中的53个年报率高于全省年报率。全省年报率超过96%的县级单位为杭州市的大江东区(4432户)、温州市的文成县(1975户)、嘉兴市的海宁市(18875户)、衢州市的江山市(5086户)、舟山市局本级(1712户)、舟山市的嵊泗县(960户)、丽水市的云和县(1674户)等,大部分应报户数低于1万户。
由此可见,企业年报率与该地区的企业数量有一定关联,应年报户数少的地区年报率一般都高于平均数。
2.企业质量对年报率有一定影响
企业年报率的高低,也与一个地方的企业质量相关。如省本级的企业年报率为96.4%,远高于其他地区,一方面是应报数(7625户)远少于各地区,另一方面与在省局注册登记的企业规模较大、经营管理比较规范、法律意识较强有关。
而那些应报企业户数少但年报率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方,不少是一些城市的开发区、集聚区、港区等,为了招商引资而吸引了一批质量不高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当地没有开展经营活动,甚至通过注册地址都无法找到,导致年报率不高。
企业年报行业情况分析
主要行业年报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第二产业年报率明显高于第一、第三产业。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应报企业数分别为28980户、505512户和877096户,年报率分别为89.1%、90.9%和89.6%。第二产业年报率最高,较第一产业高出1.8个百分点,较第三产业高出1.3个百分点。
年报率居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水电热燃气业(96.4%)、金融业(95.9%)、卫生社会业(92.4%)、水利设施业(92.2%)和交运邮政仓储业(92.1%)。其中水电热燃气业和金融业的年报率高于其他行业3.5个百分点以上。年报率最低的行业分别是建筑业(88.3%)、采矿业(88.1%)、商务租赁业(88.1%)、文娱体育业(87.8%)和居民服务业(87.3%)。
与上一年度相比,年报率降幅最大的行业是公共社保业和农林牧渔业,分别下降2.5个和1.9个百分点。应报企业数量居前3位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商务租赁业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分别为1.4个、1.5个、1.2个百分点。
年报企业类型分析
1.个人独资企业拉低整体年报率
各类市场主体的年报率中,非公司企业法人(91.7%)、公司(90.6%)、合伙企业(90.5%)、外商投资企业(90%)均高于全省年报率或与全省年报率持平;个人独资企业年报率最低,应报18.74万户,已报16.04万户,年报率85.6%,低于全省年报率4.4个百分点;个人独资企业拉低了全省年报率0.7个百分点。
2.内资企业年报率略高于外资企业年报率
全省内资企业年报率90.1%,外资企业年报率89.7%,内资企业年报率略高于外资企业年报率。
全省11个市中,内资企业年报率高于外资企业的有杭州市、温州市、绍兴市、金华市、丽水市5个市。外资企业年报率高于内资企业的有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6个市。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年报率差值最大的地区为金华市、舟山市,金华市内资企业年报率(92.3%),高于外资企业年报率(83%)近10个百分点;舟山市外资企业年报率(96%),高于内资企业年报率(89.6%)近7个百分点。
3.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企业、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商改新设立企业,成为年报率的“两头低”
从整体划分,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企业年报率最低,为88%左右;注册资本50万元至100万元、100万元至500万元、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年报率均高于整体年报率且呈上升趋势,分别为90.7%、91.2%、92%。以企业注册资本50万元为界,注册资本越大,年报率越高。
2014年3月1日实行商事制度改革后设立的企业,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企业年报率最低,接近89%;注册资本50万元至100万元的企业年报率上升至90.9%,略高于同层段整体水平。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年报率开始走低,注册资本100万元至500万元的企业年报率为90.4%,同层段整体年报率为91.2%,差值为0.8个百分点;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年报率为88.8%,同层段整体年报率为91.6%,差值为1.8个百分点。以商改企业注册资本100万元为界,注册资本越大,年报率越低。
年报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一)整体开业率逐年下降,停歇业率逐年上升且增幅扩大
2015年度已年报各类法人企业1156716户,其中开业企业942580户,开业率81.5%;2014年度开业率88.8%;2013年度开业率91.%;3年来开业率逐年下降。2015年度停歇业企业167062户,停歇业率为14.4%,2014年度停歇业率6.8%,2013年度停歇业率6.1%。与上年相比,2015年度开业率下降7.3个百分点,停歇业率上升7.6个百分点。此外,还有4.1%的企业为零申报企业(填报为开业状态但财务数据全部为零的企业)。
1.各地区开停业情况
全省开业率比较高的市为宁波市、杭州市、嘉兴市。开业率比较低的市为丽水市、衢州市、湖州市,这3个市也是全省停歇业率最高的市。
省本级的年报率高,开业比例高,零申报企业比例低,未年报中查无下落的企业数少,整体情况良好。
2.各行业开停业情况
与上年同期相比,各行业的开业率均有所下滑,但下滑程度有所差异;各行业的停歇业率均有所上升。
开业率较高的行业依次为水电热燃气业、交通邮政仓储业、公共社保业。开业率较低的行业依次为采矿业、农林牧渔业、金融业,同时,这3个行业在2015年度开业率下降明显,分别下降了14.9、12.8、18.2个百分点。整体可见,采矿业年报率低、停歇业率高,行业呈现萎缩趋势;金融业年报率高、开业率低、零申报率高,反映出金融业活跃度不高。
3.新设企业开停业情况
2015年度已年报各类法人企业1156716户,其中2015年度内的新设立企业185333户,开业企业105640户,开业率仅为57%;停歇业企业53746户,停歇业率29%;零申报企业25947户,零申报率14%。
2015年度新设立企业中的开业企业占比全部开业企业的11.2%,停歇业企业占比全部停歇业企业的32.3%,零申报企业占比全部零申报企业的54.7%,即零申报企业中过半数为2015年新设立企业,整体上,新设立企业经营活跃度不高。
4.各企业类型开停业情况
各类市场主体开业率比较均衡,非公司企业法人75.5%,外商投资企业75%,公司73.5%,合伙企业72.4%,个人独资企业71.3%。停歇业率高的市场主体:非公司企业法人15%,外商投资企业13.9%,公司13.4%。合伙企业的零申报比例最高,达到6.8%。
(二)盈利户数比例逐年下降,亏损户数比例逐年上升
2015年度开业企业942580户,盈利企业481300户,盈利户数比例51.06%;2014年度盈利户数比例为52.2%;2013年度盈利户数比例为53.9%;盈利户数比例呈略微下降趋势。
2015年度亏损企业403044户,亏损户数比例42.76%;2014年度亏损户数比例为39.7%;2013年度亏损户数比例为38.2%;亏损户数比例呈逐年下趋势。
2015年度无盈亏企业58236户,占开业企业的6.2%。
1.各地区盈亏情况
从全省各市盈亏户数比看,盈高于亏的有温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台州市、丽水市7个市。其中,台州市盈利企业比例最高,达67.7%;亏损企业比例最低,为26%;盈比亏高41.7个百分点,差值最大。温州市盈利企业比例为65.5%,亏损企业比例28.3%,盈比亏高37.2个百分点,差值居第二。
亏高于盈的有杭州市、宁波市、衢州市、舟山市4个市。其中,差值最大的是杭州市,亏损企业比例最高达55.7%,盈利企业比例最低为38.2%,亏比盈高17.5个百分点。
2.各行业盈亏情况
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盈利户数略高于亏损户数。第二产业的盈利情况较好,盈利企业比例高达62.1%,是该行业亏损企业比例33.6%的近2倍。第三产业盈利户数不及亏损户数,亏损企业比例为49.4%,高于盈利企业比例5.9个百分点。
从行业细分情况看,第二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制造业盈利情况良好,盈利企业比例高达63.9%,是该行业亏损企业比例32.1%的近2倍,同时高出全省盈利户数比1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批发零售业盈亏基本相当,亏损企业比例略高。多数行业如商务租赁业、科研技术业、软件信息技术业、房地产业等均体现出亏比盈高。
3.不同注册资本企业盈亏情况
盈利企业比例与亏损企业比例的差值显示,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下的企业盈高于亏29.2个百分点;注册资本10万元至50万元的企业盈高于亏21.9个百分点;注册资本50万元至100万元的企业盈高于亏10.8个百分点。注册资本100万元至500万元的企业盈亏基本相当,亏损比例略高于盈利比例。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亏高于盈8.4个百分点。注册资本100万元的企业成为盈亏分界线,注册资本越低,盈利企业比例越高;注册资本越高,亏损企业比例越高。
4.各企业类型盈亏情况
从各企业类型看,盈利企业比例依次为个人独资企业(70.6%)、合伙企业(62.8%)、非公司法人(62.3%)、公司制企业(46.9%)、外商投资企业(46.5%)。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非公司法人的盈利情况较好,远高于亏损企业比例。公司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盈亏基本相当,亏损企业比例略高于盈利企业比例。
关于年报工作的建议
简化企业退出机制,建立未经营企业清吊机制。企业主动退出方面,投资者不再从事经营准备依法退出时,注销手续清算组备案、公告、完税等成为其依法退出的障碍。企业被强制退出方面,取消工商部门原有的年检机制即失去了每年定期吊销未年检企业的清理手段。以上两方面造成了大量名义上还登记在册、实际上已不复存在的“僵尸企业”“休眠企业”“停歇业企业”,未年报企业数量居高不下,年报分析数据失真。工商部门应建立起针对上述企业的清理吊销机制,依法将这些企业强制退出。(浙江省工商局)
上海市青浦区企业年报分析报告
年报公示制度是推进企业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基础,对提高企业经营透明度、保障市场交易安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降低企业交易风险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管局全力开展年报公示工作,促进年报工作质效双提。截至2016年6月30日,青浦区2015年度应年报企业103177户,已申报100656户,企业年报率97.56%,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连续3个年度企业年报率位居上海市各区县第一。为更好地总结经验、完善机制,该局近期依托大数据平台,对2015年度企业年报情况进行了专门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已报送企业状态及类型分析
众创企业存活率高。从企业设立年份来看,各时间段设立的企业年报率情况总体均衡。年报率最高者为2015年新设立企业,达97.99%;年报率最低者为2000年以前设立的企业,为96.82%,两者仅相差1.17个百分点。2014年3月1日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大众创业激情被点燃,青浦区共计注册登记了26648户企业,且新注册的认缴制企业对年报工作认知度较高,其中26101户企业正常完成了年报,存活率高达97.95%,与青浦区扶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相关,众多扶持鼓励的政策落到实处,让大众真正实现创业致富。从企业类型看,年报率最高者为个人独资企业,高达98.04%;最低者为非公司企业法人,仅86.71%;因非公司企业法人基数较少,故未明显拉低整体年报率;企业数占比最高的82051户内资公司,年报率高达97.74%,有力支撑了总体年报率水平。
大企业年报主动性较强。从注册资本情况看,年报率最高者为注册资本在100万元至500万元的企业,高达98.39%;年报率最低者为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企业,为97.23%。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年报率相对较高。
申报节奏先慢后快再慢。从企业年报申报时间看,3月份年报的企业最多,高达42.15%;6月份年报企业最少,仅为5.83%。每年度的1月份,企业一般主动申报得较少。从2月中旬起至4月中旬,是企业年报集中时间,集中了近70%的年报企业。至5月、6月,由于整体年报率已近85%,整体进度到了最后扫尾阶段,年报进度也随之进入缓慢增长阶段,6月份完成年报企业占比仅5.83%。
注销、迁移情况对年报率影响不大。从企业注销、迁移情况看,2016年1月至6月青浦区共注销1978户企业,迁入246户企业,迁出391户企业。从年报率增长的情况看,这1978户注销企业大多已完成年报再办理注销,虽然企业注销能减小基数分母,但是及时办理注销的企业基本也能及时完成年报,因同时去统计基数的分子、分母所以对年报率没有较大的影响;企业迁入少于企业迁出145户,同时这145户都能完成年报,但由于基数较小,对于整体年报率而言没有较大影响。
企业年度报告内容分析
全区100656户年报企业,其中选择开业的企业有96526户,占所有应报企业数的93.55%,表明企业存活率高。另外,选择歇业的有3804户,选择清算的有326户。
企业主动公示意愿情况。从数据分析的结果看,选择从业人员公示的企业有15247户,占全部年报企业15.15%;选择不公示的企业85409户,占84.85%,选择从业人员不公示的占了绝大多数。在企业资产状况信息方面,全部选择公示的企业有11186户,占11.11%;全部选择不公示的有83902户,占83.36%;选择部分公示的有5568户,占5.53%。从具体数据看,选择不公示的达83.36%,说明不希望其他人看到自己企业经营数据的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分析发现,许多小微企业不希望他人查探到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而选择大方公示的大部分都是实力较强的企业。
企业从业人数所对应的企业情况。从企业从业人数分析结果看,企业人数多于等于100人的有1039户企业,占1.03%;企业人数在1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有10092户企业,占10.03%;企业人数10人及以下的有89525户企业,占88.94%,占比最高,说明众创氛围有效激发了小微企业创业热情。
企业盈利及经营情况分析。从企业盈利数据分析,企业公示盈利的有31586户,占31.38%;公示亏损的企业有46688户,占46.38%。企业公示销售收入1亿元及以上的企业有1103户,占1.10%;企业公示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企业有6791户,占6.75%;企业公示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23149户,占23.00%;企业公示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69613户,占69.16%,与从业人数情况基本保持一致。从盈利企业分析,青浦区重点产业如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移动互联产业、北斗导航产业、民用航空产业、会展产业实现盈利情况较好。从部分亏损企业了解得知,除了内部管理不善致使企业亏损之外,还因为受到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地方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系列举措的影响,企业难以高效运转,亟须政府部门在相关政策上予以扶持。
企业对外投资及对外担保情况分析。从企业年报对外投资数据分析得知,有对外投资的企业共1998户,占整个年报企业数的1.98%,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股权投资,所以对外投资企业在逐年增加;从企业年报对外担保的数据分析得知,有对外担保的企业共1317户,占1.31%,对外担保所承担的风险较大,故企业对外担保都比较慎重。
企业党建情况分析。从企业年报党员信息数据看,有党员的企业共5637户,占全部年报企业的5.60%;有党员的企业中党组织建设中建立党委的企业共65户;建立党总支的有33户;建立党支部的有474户;法定代表人是党员的企业有3185户,法定代表人是党组织书记的企业有244户;从数据分析看,法定代表人是党员的达到了3185户,占有党员的企业总数的56.50%,占据了半壁江山,但从整个数据占比看,非公党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未年报企业状态及原因分析
截至6月30日,全区共有2521户企业未年报。从企业性质看,未年报的内资企业占94.57%,未年报的外资企业占5.43%。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占46.9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7.18%,制造业占12.53%,房地产和建筑业占8.0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6.5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1.8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1.5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1.2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1.23%,住宿和餐饮业占0.67%,其他类占2.26%。
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有待清理。从未年报企业和税务部门数据比对分析的结果看,未年报的企业绝大部分是税务非正常户,均处于失联状态,各个政府部门均不能掌握其情况。就这部分企业来说,在年报过程中,监管部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效果很差,且根据企业当时所留的联系方式基本无法联系。从部分企业来电反映的情况看,企业对年报中所公示的手机号码非常反感,因为许多诈骗